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著作 > 生命科学类 > 《生命是什么?》 > 详细内容

空间

吴志

空间

空间是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世界。牛顿是这么认为的,99%的普罗大众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牛顿和大众的空间观遭到一些科学家的批判,但这些科学家也解释不清什么是空间,只是对空间的大小作了描述,说宇宙空间是有限无边的。真见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有限就有边,无限就无边,哪来的有限无边?因此,在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之前,应该基本同意牛顿对空间的解释,也不宜与全世界99%的人作对,也许他们的感觉是对的。

有人认为,空间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空间是物质创造的,物质想伸展一下肢体,需要一个容器,于是空间就出来了。人类的感觉认为,空间是可以脱离物质独立存在的。人类已能制造出真空,所谓真空就是不含物质的空间。虽然在真空中,也含有微量物质,但毕竟“空白”多于“黑点”,即使是“黑点”多于“空白”,也总有空白之处,这就是真空。在太空中,也存在比人造真空更“空洞”的真空。

还有人认为,空间起源于宇宙大爆炸,那么在大爆炸的奇点之内和之外,又是什么呢?若没有空间的存在,大爆炸发生后那些物质能飞得过来吗?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正在不断膨胀、向外扩张,那么这里所说的“外”,是不是空间呢?若不是,又是什么。人类认为,沿着宇宙空间的任何一个方向延伸下去,直到永远,都是空间。

如果空间真的不能脱离物质存在,那么空间的存在就与物质的存在呈正相关:物质多的地方,空间也多;物质少的地方,空间也少;没有物质的地方,空间归零。然而,人类看到的情况刚好相反,物质越多,空间越少;物质越少,空间越多。现在人类看到的空间,尺寸是137亿光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庞然大物,在这个空间之内,绝大部分是物质稀薄的空间。在物质密集的地方,也就是天体了,天体所占的空间反而极小。可以说,99%的物质占有1%的空间;1%的物质占有99%的空间。当所有的物质占有的空间为0或接近于0时,宇宙剩下的就是一个真空了。这是宇宙大爆炸前的情况,也是宇宙大爆炸前物质与空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独立的,谁也不依赖谁,他们还没结婚呢。其实,人类看到的137亿光年的空间尺寸,只不过是最远天体的距离,而不是最远空间的距离,真正的空间是既看不到,也看不尽的。也就是说,空间的尺寸比物质的尺寸要大得多。两者无法重叠,只能大的容纳小的,空间可以包容物质,物质无法包容空间。既然如此,空间就无需依赖物质而存在。

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会伸缩的。这很难让人理解,说物质可以伸缩还可以接受,说空间可以伸缩无法接受。把物质的属性强加给空间,显然不妥。按爱因斯坦的公式计算,当飞船达到光速的90%时,飞行方向的船内物体就缩短为原来的0.436;当飞船达到光速时,飞行方向的船内物体就缩短为零了,没有了,不见了。作为宇航员,要么是高度消失了,要么是宽度消失了,要么是厚度消失了。太神奇了,神奇得难以置信。由于人类造不出接近光速的飞船,无法实地丈量,即使能造得出来,飞船内的尺子也同时变短,还是量不出来。不过凭想象怎么也想不明白空间是如何缩短的,缩短的那截到哪去了呢?不在船内也在船外,空间还是没有丢失。如果空间可以拉伸与压缩,那么就说明空间是可以创生和消灭的,即速度可以创造和消灭空间,这有悖天理。尺缩效应之所以是错的,也是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单个物体不存在运动,两个物体之间才存在运动。一个物体在宇宙中,相对于无数的天体,有无数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而这个物体的尺寸不可能有无数个。

所谓尺缩效应,若指尺子缩短,则是有可能的;若指空间缩短,则是不可能的。尺子收缩与空间收缩是两回事,尺子收缩是物质收缩,这很正常,不必在高速飞船,在地面上也很常见,热胀冷缩,妇孺皆知。橡胶也可以要长则长,要短则短。而空间收缩则是无法理解的了。因此,大可不必看到尺子收缩就认为是空间收缩。

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可以弯曲的。这就更不是世间凡人所能理解的了,凡人认为:物质是可以弯曲的,空间不可以弯曲。有人通过实验,观察到星光经过太阳附近射向地球时,光线弯曲了,于是认为空间弯曲的理论得到验证。这就把问题想偏了,光线弯曲是物质弯曲。消防水枪射出的水流,也是弯曲的,弯曲的是水,而不是空间。同样道理,光线是光子流,光子流经过太阳附近,受太阳引力影响发生弯曲,不是很正常吗?

空间的绝对状态是静止的,不过人类习惯于以动态的眼光看世界,为了迎合人类的习惯,可以用相对运动的形式,让空间运动起来,也就是说,空间不动,别的要素动,因而空间发生相对运动。比如,吹气球,动的是气球,是物质,可以认为气球不动,而是空间发生了膨胀。宇宙大爆炸也是如此,向四面八方飞出的是物质,可以认为物质不动,而是宇宙空间发生了膨胀,把物质带了出去,使物质彼此分离,渐行渐远。这是物质与空间的相对运动。

时间与空间也可以发生相对运动。空间是静态的,时间是动态的,动态的时间拉动静态的空间前进,空间也就变成动态的了。空间的变化就像河流的变化,内部变化无穷,整体不断位移。空间内部的变化是物质在变、能量在变,空间外部的变化是时间在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年年有今日,但去年的今日与今年的今日,已大不相同,因为时间拉着空间走了三百六十五天,时间变了,空间也变了。抬头望望天空,已不是去年的那片天。当我们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故乡时,发现眼前的故乡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故乡,因为时间已拉动空间前进了二十年,即使旧貌依然,我们也感觉到故乡变了。不过,旧貌不可能依然,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已发生了变化。当然,空间与时间、物质之间的相对运动,是为了便于理解事物所作的想定,而不是一种客观真实,就像人类可以想定太阳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空间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物理学家认为,空间是有限的;数学家认为,空间是无限的;哲学家认为,空间是无限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因为物理学家相信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不到的只能假定没有。数学家相信推理,一条直线延伸下去,没有尽头,123456789数下去,也没有尽头,于是认定空间是无限的。哲学家相信想象,一番思考之后,发现空间超出想象,于是认定空间是无限的。不过,由于空间历来是物理学家的领地,他们研究得最多,也就由他们说了算。

但物理学家对空间的理解截然不同,牛顿说的是一套,爱因斯坦说的又是一套,近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这么简单的事居然人类最聪明的两个大脑也解决不了。看来一定是某个地方出了问题。问题在于:这两个科学家大脑中的空间概念是不同的。牛顿首先是数学家,他说的空间就是数学空间;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说的空间不是数学空间,而是与时间密不可分的某种混合物,叫时空,简单说是在空间内有时间在流逝,若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一个三轴直角坐标系,再加上一个时间轴,这就不是任何人能理解的了。

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根本的原因是:空间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客观真实中。宇宙本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为了更好地认识宇宙,把宇宙解剖成几大部分:空间、时间、物质、能量。既然如此,空间就是高纯度的,不含有时间、物质、能量等杂质,其它要素也应该是高纯度的。这么一来,还用得着争得头破血流吗?就像数学家为了便于理解空间,把空间拆分为长度、宽度、高度三维,一维是线,两维是面,三维是空间。简单明了,十分科学。可是有人提出:“长度不能脱离宽度单独存在”“宽度是弯曲的”这不是制造思想混乱吗?这种提法与“空间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空间是弯曲的”的提法一样,是十分荒谬的。

由此看来,错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牛顿,因为爱因斯坦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与人类不一致,这也是相对论把人类搞糊涂的原因。有一个东西大家都叫马,你就必须得叫马,如果你想叫牛也可以,但要事先向大家说清楚。真是不可思议,空间弯曲与空间平直之争,居然是概念之争;更不可思议的是,金银盾牌之争,居然发生在人类最伟大的两个科学家身上。

为什么人类的大脑要发明出空间呢?不妨把宇宙视为一团不断发生化学演化的物体,人类发明出时间就能理解化学演化的延续了;人类发明出空间就能理解化学演化的区域了。一辆汽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认为是物体不是空间,汽车开走后空间出现了。人也可以意念移物,想象汽车开走了,于是认定汽车占有一个空间。汽车开走后真的空了么?当然也没空,还有空气填充进来了。不过,假如你眼里只有汽车,那就只剩下空间了。空间就是这么来的。有了这种虚实概念,人类就能理解周围事物的运动了。

概念是科学的基础,第一步迈错了,后面的路就走错了。既然如此,有必要给空间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使空间更能为人类所能理解。空间是物体或物质的化学演化区域,是人类为了更好认识世界创造出来的,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

空间就像光明、颜色、声音、味道一样,是人类臆想出来、制造出来的。光明、颜色、声音、味道是能量运动给人带来的感觉,空间也是能量运动给人带来的感觉,感觉不到物质和能量存在,人类就认定是空间。一个油桶装着冰,那是固体;固体熔化,那是液体;液体蒸发,那是气体。把气体抽空之后就剩下真空了,真空是不是空间?也不是。真空里面充斥着各种辐射,这些辐射是能量,也是物质。还有可能存在一些人类所不知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不能与地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人类无法感知它们的存在。若想得到空间,只有一个办法:通过想象把油桶内的物质彻底排空,就得到一个空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空间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存在,空间只独立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

说空间是主观存在还是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不过可以进行类比,客观世界不存在数学、语言、诗歌、音乐、艺术、美丽、丑恶、干净、肮脏、光明和黑暗,这些东西都是人类捏造出来的,只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空间也同样如此。还可以用更接近的例子来类比,宇宙中不存在上下,上下是人类根据自己的感觉臆造出来的。当人类知道地球是圆的,人类是站在地球的表面上,上下就颠倒和矛盾了。站在北极的人认为的上,站在南极的人认为是下;站在北极的人认为的下,站在南极的人认为是上。而且,站在北极的人想不明白站在南极的人怎么能倒着站立呢?同样,站在南极的人也这么看站在北极的人。这是因为两个极点的人,大脑中臆造出来的上下,方向是完全相反的。推而广之,宇宙中不存在上下左右前后,上下左右前后是人类臆造出来的。在这里,上下左右前后也就是空间了。理解了这点,也就不难理解空间是人类臆造出来的了。

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人类可以感觉到空间的存在,这是一种间接的感觉。人类感觉到的所谓空间,实际上不是空间,而是物质或能量。人类只能直接感觉到物质和能量,通过视觉和触觉,可以感觉到物质多些还是少些,能量大些还是小些。在物质较少、能量较小之处,就是所谓的空间了,这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即使是真空,人的感觉也不空,做拔火罐时,罐内是相对真空,人却觉得罐内有东西使劲拉扯自己,人只是想象罐内是真空而已,可见真空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人类在大脑中创造出主观空间,又强加给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中存在一个无所不包的空间。

人类大脑中的主观空间有两个,一个是感觉空间,一个是数学空间。感觉空间是人类对空间的感觉,人类感觉存在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空间。感觉空间只是物质或能量分布较稀薄的区域,当人类感觉不到或几乎感觉不到某个区域存在物质或能量时,就认定这个区域是一个空间。数学空间是人为规定的,由长度、宽度和高度三维组成,每个维度都是无限的,三个维度界定的范围就是空间。有时人类也把空间的三个维度缩小,获得一个局部的空间,实际上这是空间的一部分,名称相同,内涵不同。数学空间是人类解剖世界、认识世界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说到了两个空间概念:感觉空间和数学空间。使用不同的概念解释空间,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许多争论由此而生。本书对空间的论述也有矛盾,矛盾源于概念不同,而不是逻辑混乱。人类解释世界,还是应该更多地使用数学空间。

在人类目力所及的137亿光年之内,不存在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空间。虽然物质、能量分布不均匀,但任何一片空间都有“东西”。东西的多少只是人类的感觉,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大,东西就多;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小,东西就少;不能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那就是空间。人只是一团物质,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

在137亿光年之外的地方,情况也可能同样如此,只是人类看不到而已。再往外直到无穷远,是否存在一片净空,尚不清楚,即使有一片净空,也是局部净空,因为在人类这边,已经不是净空。绝对净空可能是不存在的,至少人类还没发现有绝对净空,但在局部上、微观上是存在相对净空的。因此,争论是否有净空存在是没必要的,双方说的都在理,区别只是前提不同,一方的前提是绝对,另一方的提前是相对。

空间的存在是相对的。不仅相对于前提,相对于概念,相对于感觉,相对于运动,相对于能量,还相对于物质,这里的物质包括了生命体。人在大气中,感觉自己周围有一个可以来去自如的空间;鱼在水中,也感觉自己周围有一个可以来去自如的空间。其实人与鱼周围都不是净空,而是存在某种物质。当人置身于水中,就感觉周围不是空间了;当鱼置身于大气中,也感觉周围不是空间了,它感觉有一种物质紧紧地把自己压在地面上,是大气把它紧紧压在地面的;当人潜入几十米深的海中,就会感觉周围有东西紧紧压迫自己,不会像鱼那样悠然自在。人类被薄薄的土层覆盖就十分惊恐,但有些微生物生活在几十公里的地层之下,它们觉得那里是一个来来去自如的空间。可见,空间的存于取决于生物的感觉。

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至少人类无法知道宇宙有多大,无法知道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类的感觉功能和观测手段也是有限的,有没有一种物质或能量是人类测不到或不可测的呢?当然可能有,而且可能性极大。既然如此,在人类认为空旷之处,就可能存在另类物质或另类能量。

人类是某种物质做的,人类只是某种物质,这也决定了人类的局限性。在某个区域,对于人类而言是空旷的世界,对于某种物质而言则是拥挤的世界。在磁铁的周围,人类感觉存在一个空旷无物的空间,另一块磁铁感觉就大不相同,相同的磁极认为此处物质和能量密集,无法接近;相异的磁极认为此处是一个绝对真空,“啪”的一声就被真空吸进去了。在磁悬浮列车与铁轨之间,在人类看来是空洞无物的,在列车看来轨道之上还有轨,“轨上轨”是实的而不是虚的,实实在在承托着自己。人类认为电线内物质密集,电子认为电线内天地空旷;人类认为地球内物质密集,中微子认为地球内物质稀疏,来去自如。

一块纯度极高的玻璃,光子认为是空洞无物的,这是一个真空或净空;而水认为面前有一堵墙,这是一个物质密集的地方。一块黑色的海绵,光子认为面前有一堵墙,这是一个物质密集的地方;水认为这是一个物质稀疏、空间广阔的地方。天上的一团浓密的乌云,光子认为这是一堵厚实的墙,无法逾越;而雨滴认为这是一个物质稀疏、近似于真空的区域。地球大气,对于光线而言物质稀疏,可以自由进入;对于紫外线而言物质密集,难以自由进入。

由此可见,空间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空间。一个地方是否存在空间,要先问一下自己是谁,再问一下对方是谁,然后才能确定这里是否存在空间。实际上空间是否存在,取决于物质的相互作用。两种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一方能影响另一方的运动速度与轨迹,对方就是一个实体,就是物质,就是能量;一方不能影响另一方的运动速度与轨迹,对方就不是一个实体,就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空间。而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物质的电性,电性可以决定物质的相斥作用和相吸作用。

即使是同一种物质,速度不同感觉也不同。人在地面行走、奔跑或乘敞篷车飞驰,对空气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人行走时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是因为人体分子与空气分子外围都有电子,电子之间有斥力,人行走时就推开了周围的空气分子,使人感觉周围有一个空间。人高速运动时,空气分子迎面高速飞来,人体推不开这些高速空气分子,就感觉到自己前面有许多物质而不是空间。当敞篷车的速度达到每秒两公里时,迎面而来的空气就把人撕碎了,比跑步撞墙还厉害,炸药爆炸就是这个速度,膨胀的空气可以把人撕碎。

了解了空间的相对性,就可以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宇宙空间了。由于宇宙空间中的物质、能量分布不均匀,所以人类认定宇宙中存在真空、净空或空间。其实,宇宙中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均匀,只是相对于人类的感觉而言的,看不到的为之“空”,摸不到的也为之“空”,如此而已,说不定宇宙中的物质、能量分布无所谓疏与密。

由此可见,所谓的空间是多么虚无的“东西”。人类永远都是见天不大的井底蛙,看到天是圆的、蓝的、空洞的,就以为天是这样的。实际上一切都是错觉,天不是圆的,不是蓝的,不是空洞的。是的,天上有些地方是相对比较空洞的,这也仅仅是相对于人类空洞一些罢了,说不定那里是神仙的世界。

同时间一样,空间也是虚无的。这么说来,还是把空间说没了。这就对了,若是宇宙里的东西太多,宇宙就不好理解了。时间消失了,空间消失了,更有助于人类理解宇宙。就像英语一样,本来是没有语法的,语言学家硬要从中提取出语法来,使英语变成了一门高深学问,这就把英语搞复杂了,英语反而就更难理解了。中国人认为汉语是没有语法的,美国人也认为英语是没有语法的。宇宙也同样如此,本来宇宙是简单的,当人类从宇宙中提取出空间之后,宇宙就变得复杂了。

人类认识世界,也可以不必借助空间,探索宇宙,只需探索宇宙的物质或能量,比如物质的疏密,能量的强弱。对空间的探索是注定没有结果的,研究空间是不是弯曲的、无限的,只是自讨没趣,白费精力。有兴趣可以研究物质和能量是不是弯曲的、无限的。要研究空间的尺寸也可以,不过这是研究宇宙躯体的尺寸。

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空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观世界是否存在空间。如果你认为有空间,就不妨认为有空间;如果你认为空间不依附物质存在,就不妨认为空间不依附物质存在;如果你认为空间是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世界,就不妨认为空间是一个空洞、无限、静止的世界。空间不是客观实体,空间只是虚拟事物,正因为如此,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人类大脑中的空间概念根深蒂固,任何修改人类大脑中空间概念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但不妨给人类大脑中的空间概念,增加一些内容。

空间会不会消失呢?既然空间是人类主观创造的事物,那么空间就不会消失,空间也不会压缩和拉伸。空间总量不变,这是空间的守恒,就像能量守恒、物质守恒一样。

一种物质或一个物体向外扩张,就必然挤占其他物质、其他物体的空间。一个炸弹在水中爆炸,这是空间的扩张,向外挤占水所占有的空间;在空中爆炸,也是空间的扩张,向外挤占空气所占有的空间;在太空爆炸,还是空间的扩张,向外挤占星际分子、宇宙尘埃和宇宙辐射所占有的空间。过去科学界认为太空存在一种叫以太的物质,后来被否定了,其实有一定道理,太空是充斥着物质和能量的区域,有些物质和能量已被人类认识,更多的物质和能量未被人类认识。正因为爆炸是挤占其他物质和能量的空间,所以才需要一种巨大的力量才能向外扩张。

科学只相信事实,人类的确找不到一片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净空,在没找到一片净空之前,只能认定宇宙是充斥物质和能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不存在净空。人类想象在宇宙边缘之外,存在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这只是猜想而已,科学猜想不是科学定论,更不是科学真理。当然,科学猜想也有可能就是真理,但在找到足够的证据之前,是不能视为真理的。

那么在宇宙的无限远之外是什么?可能依然是物质,可能依然是能量,可能存在未被人类认识的另类事物。假如真有一个充斥另类事物的区域,不妨称为盲域。人类就像深海中的鱼类,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头顶上方无限远之外是否还是海水?其实,海水之外是大气,大气之外是太空,太空之外是盲域……。海水之外的事物,不是深海鱼类能想象的。对于人类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类也是拿身边的事物推测遥远的事物,自己的周围有一个空间,就想象无限远之外是否还是空间。若说不是空间,人类就想不通了。

主观空间可以说是一个点状光源,向无数方向射出无数射线到达无限远,在这些射线照射的区域,就是无边无际的空间。人类大脑中的空间可以这么定义,根据这个定义空间是无限的。但物质和能量占有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类所知的宇宙再大,也是有边界的。当然,人类可以想象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也只是想象,这样客观世界就变成主观世界了,主观世界是无限的。

说到时间与空间,就无法摆脱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率先尝试往人类大脑中塞进一些另类的内容,并在科学界有了知音和信徒。一百年来,爱因斯坦的信徒都不遗余力地把爱因斯坦的观点灌输给人类,甚至有人把它写进了大学教科书。

爱因斯坦的时间观与空间观,最好还是作为一种假说向人类介绍,不宜强行向人类灌输,毕竟相对论还是一种未被证明的假说。爱因斯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时间和空间的,这是相对论出错的根本原因,这等于用数学方法研究唐诗。每个人都可以从常识的角度考虑一下: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性别的本质?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生命的本质?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物质的本质?能不能用方程推导出能量的本质?如果认为这不是方程所能解决的问题,那么用方程推导出时间与空间的本质也是不可能的。人类有一个弱点,一看到书上的方程式就以为是真理,因为从小到大做数学作业,错的从来都是自己,而不是书上的方程式,因此形成了思维定势,一看到方程式就举手投降了。

如果要研究客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则不能通过方程式推导出其性质,只能到客观世界中研究这个问题。时间和空间就在人类身边,人类只需凭感觉、观察、想象和思考,就可以研究时间与空间,这才是最好的研究方法。空间与时间的性质,只能用观测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才能找到其奥妙之处,若真有什么奥妙的话。一个人脱离了实际,是很难发现真理的,即使是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一个伟大的理论,应来自实践,而不应来自书斋。

数学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应见到数学公式就下跪了。数学说的时间t,这是数学意义的时间,而不是物理意义的时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数学的角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这里的时间,是物质运动需占有或借用多少时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是不是意味着速度越快时间越少呢?那是指走完这段距离花的时间少,而不是作为单位的时、分、秒短斤少两了。这是基本的常识,绝不能混为一谈。

狭义相对论为什么出错呢?因为相对论来源于一个思考:手握一个球在火车上释放,车上的人看到球是垂直下落的,地上的人看到的球是斜线下落的,走的路程更长,花的时间更多,因此,在一动一静的两个惯性系看来,时间与时间不同,长度与长度不同,这就是所谓的钟慢尺缩效应了。

事实如何呢?无论从哪里观察,球落地时间都是一样的,在车上拿个秒表测一下,在地上拿个秒表测一下,时间完全一样。球的落地时间和运动轨迹不会因为旁观者发生变化。球是斜线下落的,就像三角形的斜边,车上的人看不到斜线,因为跟着球向前运动,就像三角形的底边一样,到了前方与球有个交会点;地上的人看到斜边,但球走过的垂直距离不变,花费的时间也不变。如果人的脑袋也变成火车上的自由落体,跟随球一起下落,球始终是不动的,难道球与人不在一个惯性系了?

        

一列火车由左向右运动,球由B点下落到A点,火车上的人看球是落在了C点,即垂直落在自己脚下,实际上是错觉,

因为人已向前运动到A点,球正好落在脚下。在水平方向人与球没有相对运动,垂直方向人与球存在相对运动,所以感觉球是垂直下落的。地上的人看球,是划过了一条斜线落在A点,这叫旁观者清,因为地上的人与球既发生水平运动,也发生垂直运动。从地上看,似乎球走的路程更长,其实走的路程一样,下落时间也一样。无论是从哪个惯性系上看,球走过的路程和花费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至于有垂直下落与斜线下落的不同感觉,那是人处于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不意味着两个惯性系的时间与空间有所不同,也就没有所谓的钟慢尺缩。再说,球无论走过一条多么斜的路程,垂直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下落时间也是一样的,这是物理常识。

球下落轨迹和路程是恒定的,不会因为周围观察者的感觉而发生变化,周围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观察者,观察球的下落轨迹有差异,是相对运动不同造成的。就像天上两个准备对接的飞船,彼此速度与方向相同,彼此看对方是静止的,这不影响飞船的运动,依然是在天上画弧。

运动是相对的,当我们研究运动时,只宜研究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若研究三个物体的运动关系,那就很复杂了,容易把人的脑袋搞乱,除非借助计算机来研究。爱因斯坦研究的是三个物体的运动关系:球、车上的人、地上的人。用数学语言来说,一个静止惯性系,一个运动惯性系,共同描述球落地的轨迹。这是用两套标准来量度一个事物,肯定有所不同,但不意味着被观察的事物有所不同。

假如火车每秒前进30米,若把球放在车窗外松手,球就会落在30米之后,因为窗外风速等于车速,刚好抵销球脱手后获得的初速。假如火车车厢是前后敞开的,让风从头吹到尾,车厢内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别忘了还是在原来的惯性系之内。假如火车内外都是真空,那么无论球从窗内还是窗外落下,都是一样的了,也就是说,无论是窗内还是窗外,下落的球看起来都是垂直的,人也不会认为有一个神秘的惯性系发生作用了。这个实验可以在地球上做,也可以在月球上做,让宇航员在月球车内和车外,分别释放一个球就知道了,相信车内车外都一样,因为在月球上是真空。

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轮船上,人向前跳或向后跳,跳出的距离是一样的,于是人类就认为船上是一个惯性系。实际上,向前跳跳得远一些,向后跳跳得近一些。向前跳借助了轮船的速度,落到甲板上是应该远一些的,由于船也在向前运动,落下来后距离就缩短了,从船上借来的速度又还给船了;向后跳速度被轮船抵消了一些,落到甲板上是应该近一些的,由于船在向前运动,落下来后距离就拉长了,被船偷走的速度又还回来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并不是有一个神秘的惯性系发挥了神秘的作用。

现在回到火车上讨论另一个问题,假如球松手后获得了每秒向前运动30米的初速,球能不能在下落的一秒钟内前进30米呢?概略看可以,精确看不行。因为球脱手后速度会衰减,也就是说惯性会衰减——这否定了牛顿的惯性定律,很抱歉,批判爱因斯坦却伤及了牛顿,但没有办法,也许真理就是如此。若有不信,可以在火车上把球高高抛起,向上抛起一百米、一千米——假如火车足够高的话,球就不能落回手中了,这是因为惯性发生了衰减。(注:在成书多年后,我分别在火车、轮船和飞机上做了惯性实验,证实了惯性发生衰减。见国宝级论文两篇关于惯性的文章)

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飞机上发射一颗卫星,卫星上的小火箭点火后,飞行速度因飞行方向的不同而不同:若向前飞,飞机与卫星的速度是相加的;若向后飞,飞机与卫星的速度是相减的;若向轨道垂直的方向飞,不加不减,但飞机原有的方向与速度会影响到卫星的飞行轨迹,会向前拉成一条斜线。

如果向垂直方向发射的是光束,从舱内的地板射向天花的一面镜子,并反射回来,能不能回到原位呢?肯定不能回到原位,假如机舱内的空间足够大,光子向上飞行一千年再反射回来,显然回不到原位了,航天飞机不知飞到哪里了。光子回到哪里,取决于航天飞机能否给光子提供一个向前的初速。人类认为,基本粒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具有不同的规律,在这里无意考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无论这两种物质的运动规律相同或不相同,光子的运动只有两种可能:如果航天飞机不能给光子提供一个向前的初速,光子反射回来后就被抛在了后面,航天飞机的速度越快,光线返回后的位移越大;如果航天飞机能给光子提供一个向前的初速,光子反射回来后也被抛在后面,只是被抛得近一些,因为光子获得的惯性速度也发生衰减。

航天飞机的运动速度,对光子的运动轨迹可能有影响。只是光速太快,航天飞机太慢,影响很小,人类察觉不到。若航天飞机是以光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发射的光子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既然宏观物体可以从航天飞机获得初速,微观物质也应该可以从航天飞机获得初速,因为宏观物体是微观物质的集合。因此,光子在机舱里的上下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而是斜线或弧线,与其它物体没什么两样。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认为在一个运动惯性系中,物体、物质或光线垂直上下运动时,轨迹不被拉斜,而是直上直下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惯性系上看是垂直上下的,在另一个静止的惯性系上看,轨迹则被拉成了斜线——距离走远了,时间也就不同了。

然而,前文所列种种事例表明,所谓惯性系纯属子虚乌有的人造品,若指一种匀速运动的环境,还可继续使用;若指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空间,则是一场误会。人类需要对惯性系重新认识,这不是物质运动所必须的外部环境,惯性原理更不是物理学的基石(爱因斯坦说是基石)。这么看来,两个惯性系的时间差和路程差,完全是人的大脑制造出来的。既然如此,钟也就不会慢,尺也就不会缩。相对论建立在所谓的惯性系上,是多么的荒谬。

球在火车上离开人手,运动就是独立的了,与火车这个惯性系不再有关系。就像编队飞行的飞机,似乎是在一个惯性系上,若某架飞机脱离编队,与飞机编队就不再有关系,其实从来就没有关系,只是彼此运动速度一致罢了。这与球在火车上的情况相同,球也可以看成是独立运动的,只是运动速度与火车上的物体一致罢了。

人类对惯性系的认识有偏差,对惯性的认识也有偏差。惯性被人类认为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若不遇到外力,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实际上,一个运动物体失去动力后,无论在地上、空中或太空,都会逐渐减速直至停止,地上的火车如此,空中的飞机如此,天上的飞船也如此,只不过在真空中飞行距离更长些罢了。太空中的飞船、空间站和人造卫星,或迟或早都会掉下来,人类认为是稀薄空气的阻力造成的,这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火箭关机后速度衰减,而地球提供的引力又不足以弥补这种衰减,才造成了坠落。若地球提供的引力相当于火箭的动力,空气再厚也不会掉下来,飞机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掉不下来,也是这个道理,这本身就证明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阻力,而是动力。若飞船质量大到一定程度,地球提供的引力就足以弥补这种衰减,就不会掉下来了。

月球就不会掉下来,而流星则会掉下来。在月球公转轨道上虽然没有空气,但也有太阳风吹来的气体、星际分子和宇宙尘埃,也会形成阻力。如果月球小到一定程度,迟早就会掉下来。火星上的卫星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落到火星表面,就是因为火星的卫星太小,一个卫星长宽高是二十多公里,另一个卫星长宽高是十多公里。因此,尽管火星大气层很稀薄——火星表面气压还不到地球海面气压的1%,但这两个卫星的轨道越来越低,现在已分别落到9380公里和23500公里的低轨,在那个高度是没有空气的,但最终落到火星表面只是时间问题。毕竟火星及卫星都小,引力也小,提供的飞行“动力”不足。

人类认为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飞船能依靠惯性飞出太阳系,永不回头。未必如此,它们主要是靠太阳的引力飞行,飞越最后一个行星之后,飞船就不断减速了,失速之后,由于仍在太阳的引力范围之内,就会重新回归,实际上将是非常缓慢围绕太阳运动,成为太阳系外围的一颗小行星。

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为什么能长久绕日运行?不是因为惯性的作用,而是太阳提供的引力足够大,不然,行星早就在太阳风、星际分子和宇宙尘埃的阻力下,逐渐失速而掉到太阳上了。既然如此,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迟早也会掉到太阳上或跌入更低的轨道。不时从地球附近掠过的小行星,就是下跌的小行星,更多的下跌小行星,人类观察不到。小行星带50万颗小行星在下跌过程中,总有一些会砸中地球,地球上有100多个陨击坑,其中91处推测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小行星落在海洋大多是无痕的,在大气层烧毁几乎是无形的。另外,地球板块活动很活跃,大海可以上升为高山,高山可以下沉为大海,在这种运动中许多陨击坑就被抹平了。月球表面不活跃,就有许多斑痕累累的陨击坑,几乎都是小行星砸出来的。

另外,小行星撞击地球与撞击月球速度是不同的。地球有大气层,可以减缓撞击速度;月球没有大气层,小行星直接撞击月面。由于地球引力较大,有些小行星可能先被地球捕获,成为临时卫星,然后轨道慢慢下坠,最终撞击地球,这种撞击速度比较低,大概是地球低轨卫星速度,也就是7.9公里/秒左右。月球与小行星相撞,往往是高速迎头相撞,月球捕捉能力较弱,小行星的速度往往是每秒几十公里,直接与月球撞个满怀。为什么小行星速度是几十公里?地球公转速度是30公里/秒,在地球轨道附近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

行星(含卫星)越靠近太阳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越多,行星公转速度越快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越多,行星质量越大被小行星击中的机会越多。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是受到小行星轰击最多的行星,在其表面几乎是体无完肤。木星质量大、体积大、引力大,受到小行星轰击也不少,但由于其表面是气态和液态的,没有留下痕迹。

现在小行星下跌进入地球轨道还是稀少的,将来多数小行星的轨道会进入火星与地球之间,届时小行星就会经常造访地球了。不过,由于木星的存在,也许可以拉住一些小行星,但最终还是争不过太阳。现在稀稀落落下坠的小行星,已经表明了这个趋势。人类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小行星掠过地球,就是下坠的小行星,这类行星大多比较小,直径多在几百米之内,因为质量小的更容易下坠。

人类最近发现的一颗接近地球的小行星,是2004年6月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04MN4”的小行星,长径约400米,2029年4月13日有可能与地球相撞,几率是三百万分之一,万一撞上了,冲击当量相当于16亿吨TNT炸药,即相当于8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当量。人类在南极曾发现一块从火星来的陨石,陨石内似乎有细菌残骸的痕迹,估计是小行星撞击火星后,被抛入绕日轨道,逐渐下坠接近地球轨道,最后击中地球。这些现象表明,小行星的轨道是不断下坠的。九大行星的轨道是否也在以不为人类所察觉的缓慢速度下坠?本书已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九大行星是缓慢下坠的,最终会坠落到太阳重新回炉。

这就不难理解小行星带的形成了:太阳把太阳系边缘的小行星吸引下来,但由于提供的动力不足,小行星的轨道不断下坠,进入木星轨道下方,被木星挽留,下坠过程放慢,因而形成了小行星带。具体说,被太阳吸引下来的小行星是以椭圆轨道绕日运行的,每运行一圈轨道就会下坠一些,在木星的轨道上方,小行星受太阳和木星的吸引,会加速下坠,进入木星轨道下方,会被木星提拉,下坠速度放慢,进入火星的轨道下方,木星的提拉减弱,下坠加速。因此,在木星轨道的下方,小行星逗留时间最长,也就形成了小行星带。就像车流到了某处就放慢了,于是堵成了一堆。这种现象表明,小行星没有永恒的惯性,惯性是不断衰减的,否则就不会失速向太阳坠落。

小行星的轨道是相对稳定的,下落速度比较缓慢,但由于九大行星运动不同步,经常会打破小行星的引力平衡,使小行星失速向太阳方向坠落,并路过地球轨道。比如,当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大体成一线时,而木星及以外的行星都运行到别的方位,不在四星沿伸线上,这个方向上的小行星就被拉了下来,有的是轨道被拉低了,有的是轨道严重变形,有的是脱轨坠落下来。当然,起主要作用的是地球、火星和木星、土星,这几个行星的位置关系对小行星轨道有重大影响。

如果运动物体真能永远保持惯性,那么从地球、月球上垂直发射的火箭或飞船,就会从地球、月球的自转中永久获得向自转方向运动的惯性,成为对地、对月静止卫星。若在地球赤道发射,每秒向地球自转方向运动近五百米,也就是近地空间与地球自转同步速度。但是,垂直发射的火箭或飞船,既不能成为静止卫星,也不能成为任何速度的卫星。火箭、飞船在发射时可以获得地球、月球自转惯性,但这种惯性会慢慢衰减,当火箭、飞船入轨时这种惯性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些都是否定牛顿惯性定律的直接证据。虽然还没有实验证据,但还需要实验证据么?眼前的事实已经足够了(注:后来我有一系列实验)。实验是广义的,除了科学家的实验之外,还有许多实验可资利用,有些实验是人类无意中做出来的,有些实验是上帝无意中做出来的,人类只需观察这些实验及结果,就可以得出科学结论,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捷径。如果提出任何一个科学观点都要做实验,那么牛顿的惯性定律又是根据什么实验呢?

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很快就衰减下来,并最终停止,用惯性定律解释,这是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然汽车就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从人的感觉来看,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主要还是发动机关机后速度的自然衰减。在磁悬浮列车上,没有地面摩擦力,关闭动力后列车速度也会自然衰减。若做一个真空遂道,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都没有了,磁悬浮列车起动后关机,能不能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是可以做的,做一个磁悬浮列车的模型,再做一个真空遂道就行了,希望有兴趣的人做一下这个实验,相信实验结果会否定牛顿的惯性定律。

在太空轨道上的飞船,火箭关机后似乎能保持速度(其实有衰减),但飞船不是直线飞行,也不是匀速运动,近地点速度快,远地点速度慢,其飞行动力源于地球引力,而不是源于惯性;脱离地球轨道在太阳系内飞行的飞船,其飞行动力源于太阳引力,也不是源于惯性;脱离太阳系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其飞行动力源于银心,也不是源于惯性。当然,惯性的作用有一些,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是靠惯性飞行的,但不是最终的飞行“动力”。宇宙大爆炸时,由爆心向外部真空飞出的物质,速度也是不断衰减的,否则温度就不会降低,物质就不会凝聚,天体就不能成形。如果大爆炸的瞬间物质飞出的速度是光速或超光速,那么现在天体向外飞出的速度衰减为每秒几十公里、几百公里或一千多公里,就是十分正常的了,实际上多数天体的运动速度也在这个范围。

从原理上讲,失去动力后的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之所以会衰减,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各种粒子运动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导致了“刹车”事件的发生,也就是说物体内部有阻力。人类认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向某个方向运动的粒子多些罢了,或质量大更容易克服外部阻力。

其实,真正的情况是质量越小“惯性”越大,光子的质量很小,但“惯性”很大,在太空中运动速度几乎不衰减,这是因为光子内部没有或几乎没有“刹车片”。如果能证明光子是最小的粒子,则光速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极速。不过,更大的可能光子也是可以拆分的,也就是说光速不是极限,光速也会衰减。否则,光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粒子了。

有朝一日,也许人类会找到一种在真空中运动速度衰减最少的粒子,这种粒子的运动速度就是自然状态下的极速,这种粒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粒子。当然,一种粒子在自然状态下的速度,是可以通过外部能量加以提速和减速的,光子也不例外。

运动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与第三者无关,单个物体不存在运动。一个惯性系不存在运动与静止,不存在高速度与低速;两个惯性系之间,只存在一个相对速度,不存在一个高速一个低速,也不存在一个运动一个静止。当两个惯性系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一个速度是30公里,一个速度是20公里,则两者相对速度是10公里,确定了相对速度之后,各自的运动速度就不存在了。这两个惯性系,可以认为甲动乙静,可以认为乙动甲静,也可以认为两者各以5公里的速度向对方运动,还可以认为甲以7公里乙以3公里的速度向对方运动。

既然如此,爱因斯坦设想的一快一慢两个惯性系就不成立。若存在一快一慢两个惯性系,则高速惯性系上“钟慢尺缩”效应,也可以说是发生在低速惯性系上,因为双方的运动速度可以随意置换。举例来说,一个惯性系以光速向另一个静止惯性系飞去,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是光速,在静止惯性系看来,光速惯性系上的钟更慢、尺更短;在光速惯性系看来,自己是静止的,前面有一个惯性系以光速向自己飞来,在那个惯性系上钟更慢、尺更短。这样就发生矛盾了,显得荒唐可笑。之所以有一快一慢两个惯性系,是爱因斯坦无意中把自己拉进去了,自己成了静止惯性系上的旁观者,看到两个惯性系从自己面前飞过,就像看到两艘船从自己面前驶过,两艘船一快一慢,那是相对于自己所在惯性系的速度。

两个方向相同、速度不同的惯性系,运动方向也可以有多种解释,可以认为左边的惯性系向右边的惯性系运动,可以认为右边的惯性系向左边的惯性系运动,也可以认为两个惯性系向对方运动,还可以认为两个惯性系以不同的速度同向运动。也就是说,其中任何一个惯性系,运动方向可以是向前、向后或静止。若认为惯性系的运动时间就是客观时间,就会出现离奇事情了,因为时间既可以随意倒流,又可以随意停止:一个惯性系向前运动时间正常流逝,向后运动时间发生倒流,静止不动时间就凝固了。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研究火车与球之间的相对运动和球与地上的人之间的相对运动有何不同,是必然要出问题的,因为这是研究火车、球、地上的人三个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运动是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相对事件,三个物体掺在一起事情就被搞乱了。

相对论是海市蜃楼,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烟消云散了,这不是人力能扶得起来的,谁也救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绝大多数人都不接受相对论,就凭这点就可断定相对论不是真理。我们接受进化论,不需要是生物学家;我们接受万有引力理论,不需要是物理学家。同样道理,我们接受相对论,也不需要是物理学家。如果绝大多数人不接受就不是真理。

是有少数物理学家接受相对论,为什么他们接受?因为他们完全没弄懂。可以问他们一下:谁拥有一本《相对论》?谁认真看过相对论?谁认真研究过相对论?谁真正搞明白了相对论?我拥有一本《相对论》,我认真看过相对论,我认真研究过相对论,我真正搞明白了相对论。所以,我知道相对论是错误理论。像我这么爱钻牛角尖的人不多,我也不是喜欢相对论才看的,而是觉得是错的,要批判它,否定它,不得不反复阅读和认真研究。

相对论的错误不止这些。所谓光速不可超越也是错误的,运动是相对的,两支手电筒对射不就是两倍光速么?如果有一个坚硬的小天体,人类在其运动方向的尾部,放置无数颗小型核弹,每一分钟引爆一颗,小天体就会永无止境地加速,从理论上说速度可以达到无限,超过光速多少倍都可以。这么讲有何依据?当然有,虽然核爆产生的粒子速度都不会超越光速,但小天体无论以什么速度飞行,核弹与小天体的相对速都是零,因而每次爆炸都可以给小天体加速。这样,地球与小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就可以超越光速,甚至达到无限。这个小天体是飞船的话,人类就可以实现超光速飞行。

相对论还有其他错误。比如所谓引力红移也是错的,或说是缺乏根据的。若说引力可以使时钟变慢,还好理解;若说引力可以使时间变慢,就不好理解了。引力是真实的,时间是虚无的,怎么能影响得了时间的脚步呢?这与速度影响时间一样是不可能的。道理太简单了,用不着论证了。有人做了一个实验“验证”了引力红移,用实验室的原子光谱对照,发现太阳光谱发生红移。就认为是在太阳巨大引力作用下,导致时间拉长,造成原子振荡放慢,光波拉长,形成所谓引力红移。即使真有那么回事,也只是原子在单位时间里的振幅小了,而不是太阳上的时间放慢了。另外,太阳与地球之间布满了宇宙尘埃、气体分子和各种粒子,尤其是地球浓密的大气,把靠近紫端的光谱滤掉了一部分造成了红移,若想准确对比太阳光谱,必须到太阳表面去做实验。再说,实验室的光谱能与太阳光谱一致吗?想让太阳光谱向你看齐?问题想偏了吧?

广义相对论还有著名的引力场方程,这是用来描写空间弯曲程度的。空间也是虚无的,虚无的东西是不可能弯曲的,要是空间能弯曲,时间也一定能弯曲,这不是笑话么?有人为爱因斯坦的引力方程做了“验证”,用引力方程计算水星近日点进动,与观测值大体相符。这既不能说明太阳周围空间弯曲,也不能说明公式正确。空间弯曲解释不了进动。

其实,水星进动只是受太阳旋涡能量场的影响发生的轨道位移。水星的原始轨道是接近于圆形的,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比如被一个下坠的大型小行星击中,改变了轨道,成为了偏心率较大的椭圆轨道,近日点为4700万公里,远日点达7000万公里。而太阳周围的旋涡能量场是圆形的,这样就相当于有一个侧向的力量横拉水星轨道,水星每公转一圈就被太阳旋涡能量场带动位移一点,这就是所谓的进动了(太阳旋涡能量场下文再详细解释)。

也不排除,太阳附近的旋涡能量场,有一个横切力或斜切力,比如,太阳风从某个方向喷发出来比较多,吹偏了水星轨道,看起来就是水星椭圆轨道的长轴发生偏转。毕竟,越靠近太阳,旋涡能量场就越复杂,太阳风的每次喷发和每个方向的喷发,都会搅动旋涡能量场,从而影响附近行星的运动。

实际上,用引力场方程计算水星进动,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自己计算的。整个计算过程我研究过,那不是一个严谨的数学计算过程,假设太多,前提太多,一会如果,一会假设,一会从这里搬来一个公式,一会从那里搬来一个公式,因为用引力场方程根本没法计算,找不到相应的值代入公式。最终也没有得出一个值,只是推导出一个公式,说这个公式可以解释水星进动。至于有没有人用这个公式去分析水星进动,只有天知道了。若真有科学家这么做,应该在科学历上留下记载。

若说太阳周围的空间受太阳引力影响发生弯曲,曲率应是相似的,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彗星轨道与行星轨道存在巨大差异,足以证明太阳周围没有一个弯曲的空间。小行星的轨道也是杂乱无章,各行其是。天上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也是五花八门,并没有一个相似的轨道。从地面投出一块石头,可以垂直向上,可以水平飞出,可以在0-180°的任何一个角度飞出,站在高塔可以向360°任何一个角度飞出,说明地球周围也没有一个弯曲空间。

天文学家运用引力场方程计算DI海格立斯双星进动问题,就行不通了。DI海格立斯双星是2000光年之外的恒星,其进动问题一直困扰天文学界。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吉南和弗兰克·马洛尼,根据84年中观测到的3000多个轨道历史数据,分析该双星运行规律,计算出其累积进动值为0.64度,而按照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计算,得出的理论进动值为2.34度,相对论的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去甚远。天文学界对此进行各种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实际上,很少有科学家运用引力场方程计算天体运动,公式太复杂,需要满足的条件太多,即使有人尝试这么做,也是跑偏的,或显得牵强附会。

也有学者用引力场方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尺寸。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用来计算黑洞的尺寸,计算结果是:一个质量相当于地球的不旋转的黑洞,半径是9毫米,大于9毫米光线就会逃逸,黑洞就变成白洞。如果相信引力场方程是正确的,那么地球就可以压缩到指头那么大。有人相信么?一般来说,做数学题得出结果之后,若感觉结果很离谱,不是计算过程错了,就是计算公式错了,一个科学家为了公布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计算,出错的可能性极小,应该是计算公式本身的问题。引力场方程的反证太多了,世人就是视而不见。

相对论中多数理论都站不住脚,这是因为基础不牢,一倒百倒,不是谁有意与爱因斯坦过不去,而是相对论与爱因斯坦过意不去。腐朽的东西始终会倒的,之所以不倒,只是无人轻轻一推罢了,既然大家不想推,我就只好代劳了。我之所以反对相对论,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在少年时代我就接触到相对论了,可是至今仍想不明白其奥妙之处,作为一个有头脑的人,我不可能接受自己想不明白的事物。

相对论漏洞百出,甚至出现许多低级错误,常识错误,概念错误,这正是相对论不能读懂、使人糊涂的原因。科学研究允许犯错误,也允许爱因斯坦犯错误,犯错误是很正常的。然而,人类却把一个错误的理论捧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理论,这是令人大惊失色的。一个人犯错可以理解,整个人类跟着犯错不能理解。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科学家,大多对相对论是不屑一顾的,而且是持否定态度的。相对论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代表了科学界严肃的评价。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标新立异、不符常理的狭义相对论,引起科学界哗然,反对者众,支持者寡,这反而让爱因斯坦名声大噪,从2009年起就有学者提名他诺贝尔奖,十几年间提名五次都被否定。2021年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委托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诺奖获得者古尔斯特兰特写一份对广义相对论的评价报告,然后根据报告决定是否授奖,他是瑞典权威科学家,以他的全部权威反对爱因斯坦获奖。他私下说:“绝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奖,哪怕全世界都支持他!”

后来有人指责古尔斯特兰特,说他是医学教授,根本不懂物理学,更不懂相对论,是乱棒打死相对论。这正是诺贝尔奖的评奖思路:你的理论要外行也能看得懂,也能接受才是好东西。人类接受任何科学理论,都不需要是那个领域的专家,只要是学生就可以,学生可以是广义的,虚心学习就是学生。我们在中学和大学接受各种科学理论,从来就不是这些学科的专家;如果某种理论是错误的,有头脑的学生就会产生怀疑、提出异议和拒绝接受。

当时,还有一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哈瑟伯格,听说爱因斯坦有可能因广义相对论获得物理奖,在病床上提出抗议,他写道:“将猜想放在授奖的考虑之列,是极不可取的。”结果当年爱因斯坦落榜,物理奖也空缺,宁可空缺也不授予爱因斯坦!

1922年又有人推荐爱因斯坦,评奖委员会觉得,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备受争议,但毕竟名声在外了,给他授个奖也未尚不可,以便安抚他的支持者,但坚决不同意授予相对论,只能从他的其他理论中找一个靠谱点的理论作为授奖理由。找来找去还真不好找,爱因斯坦的理论猜想居多,争议很大,反对者众,只有光量子说靠谱一些,但依然属于假说,不过爱因斯坦曾用这个假说解释光电效应,好像还能解释得通。什么叫光量子说?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份的能量,类同牛顿说的一粒粒光子,这就是光量子说,这是没有实验根据的。但也只能采用这个借口授予他诺贝尔奖了,算是弥补2021年的空缺,以免影响当年对别人授奖。所以,几乎没人提爱因斯坦的这个诺贝尔奖,因为不值一提。今天,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说光子,没人说光量子,采用的还是牛顿的光子说。

在那个时代,爱因斯坦和他的理论是最受争议的,贬多赞少,以至于有“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的说法。由于是假说猜想,似是而非,难以验证,也无人钻进爱因斯坦的牛角尖探索究竟。之所以有人支持,只是因为没搞清楚,稀里糊涂就接受了,再加爱因斯坦的论文很多公式,很多推导,一般人看到公式就下跪了。在人类科学史上,除了地心说之外,没有哪种科学理论是广泛地、持久地备受争议的,相对论就是这么一种备受争议的理论。爱因斯坦发表的著述也不多,数得出来的就十几篇论文,其中有些还不是科学论文,没有学术专著。

我不是刻意与爱因斯坦过不去,没必要与科学前辈过不去,只是相对论影响实在太大,把人类引向歧途,造成损失,需要拨乱反正。一个科学家仅凭两三篇有争议的论文,就赢得了全球最高科学荣誉,那不是正常的科学生态环境,这对所有科学家都是不公平的。许多科学家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真理,科学成就超越爱因斯坦,没有荣誉,没有地位,没有收入,穷困撩倒,挣扎求生,想吃饭还要到处找米下锅,找到米就有饭吃,找不到米就没有饭吃。我们把爱因斯坦捧得那么高,能对得起这些无名学者的奉献和劳动么?

现在相对论已经作为经典理论写入大学物理教科书,这会让一代代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正确和伟大的科学理论,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很少有老师和学生怀疑教材,这将会指引人类走上歧途,造成巨大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而且,也浪费老师和学生宝贵的时间精力。

否定相对论不意味着否定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白发苍苍的智慧形象,不修边幅的平民性格,不图虚荣的高尚情操,是值得所有学者和民众尊重的。他在物理学上有一些真知灼见已被证实是真理,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主体部分,显然是错的。爱因斯坦晚年,也意识到自己的相论论可能错了,说过一些暗示的话,只是别人没听懂。他说:“大家都认为,当我回顾自己一生的工作时,会感到坦然和满意。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我提出的概念中,没有一个我确信能坚如磐石,我也没有把握自己总体上是否处于正确的轨道。”这是肺腑之言,无奈之言,绝不是谦虚。爱因斯坦从来不想当权威,是别人把他捧为权威。他无奈地说:“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这正是爱因斯坦的可爱和伟大之处。

人类不应把任何一个科学家包装成神。这种包装有时来自媒体炒作的需要,有时来自出版商利润的需要。作为人类,对已经成为神的科学家的理论,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错把荒唐当有趣,误把凡胎当神灵。作为科学家来说,推出任何一种理论时,既要准备接受赞美,也要准备接受批判,这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即使自己离开人世,自己的理论受批判或被推翻,那也应该坦然接受。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以下部分本想改写,下架后发现没有时间,重新粘贴回来,以后有时间再改,格式乱也暂是不处理了)





本著作全部目录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打赏本刊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