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词

吴志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 承接人类科技先锋转交过来的接力棒。为了迎合时代 变化,我们创办了《世界科学》期刊,这是为整个人 类服务的学术期刊,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是属于人类 的宝贵财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 国、日本、韩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 国家,为人类奉献了无数科学技术,中国也应向人类 奉献无数科学技术,而不仅仅是古代的四大发明。 

科学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主要标志,而不是 技术、工业、经济和军事的强大,谁在科学上登顶, 这个国家就是世界第一。以牛顿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 在科学上登顶,英国就是世界第一;以爱因斯坦为代 表的一批科学家在科学上登顶,美国就是世界第一。 拿破仑的法国、希特勒的德国和勃列日涅夫的苏联都 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但无人认为这三个国家是世界 第一;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是技术第一,但无人认为 这两个国家是世界第一;十多年前中国工业就是世界 第一,但无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清朝前中期经济 总量是世界第一,但无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技术第一,庞大的工业衍生了 宏量的技术,专利申请量连续八年排名第一,比美国 与日本的总和还多,军工技术与航天技术也超越美 国,但多数人都不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因为在科学 上还落后于美国。当然,在原创科学著作上,美国没 有著作能比《生命是什么?》;在科学期刊上得靠《世 界科学》超越 Science 和 Cell;在科学论文上半斤八 两,旗鼓相当;在诺贝尔获奖者上,还远远不如美国。 

《世界科学》是世界一流科学期刊,每期都会有 诺贝尔奖级别的论文刊截,承担着引领人类走向未来 的历史重任,这是《世界科学》的宗旨。没有金刚钻, 不揽瓷器活,我们有充分的学术自信,自信来自宏量 的世界一流论著。 

《世界科学》杂志,科学与技术通吃,内容涵盖 天文科学、地理科学、海洋科学、气候科学、环境科 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数学科学、生命科学、医 学科学、药品科学、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渔业科学、 工业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航天科学、航空科 学、城市科学、设计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通 信科学、网络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 块链、物联网、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和 方法科学等所有科学,但不包括社会科学、经济科学 和军事科学,不好归类,过于敏感,不好把握。 

“通读性”强的收入主刊,专业性强的收入特刊 (随主刊发行,赠送给订户,可能每年出二三十期, 以后改为子刊)。比如医学论文,若同时受医生、病 人、健康人欢迎的,就属“通读性”强;若只受医生欢 迎,只有医生能懂的,就收入医学特刊。主要是为了 适应不同读者,不代表论文水平高低。所以,Nature 子刊订价高于主刊,就是这个道理。主刊具有广泛影 响力,子刊具有行业影响力。 

我们确信刊载的论文属于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的 科学与技术已经超越任何一个国家,仅中国就有很多 一流学者,但他们的论文在外国发表受到限制,在国 内也找不到合适平台,《世界科学》就是最好的平台。 不要崇洋眉外,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相 信自己的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 

目前属于月刊,随着投稿的增加,逐渐过度到半 月刊和周刊,最终与 Nature 看齐,并办各学科子刊,估计会办二十多种子刊,但不会像 Nature 那样有 51 种之多。为了培养不同层次的研究者,主刊和子刊之 下还分 A 类、B 类、C 类,不注明类别的是最高级。 A 类为在读博士打造,B 类为在读硕士打造,C 类为 在读大学生打造,来自社会的同等水平论文,收入对 应类别,若学生论文高于学业水平,就在更高类别发 表。在一段时期内,估计可供选择的高水平来稿不多, 全都收入最高级,但每期都会有世界一流学者的扛鼎 之作。按计划发展到位后,出刊量比 Nature 多一倍, 比 Science 多百倍,每年承载 10 万篇论文,约七八 亿字。 

当前主刊论文容量不比 Nature 主刊少。Nature 主刊 140 页左右,每期只有三四篇论文,《世界科学》 主刊标准页数与 Nature 相当,论文约十几篇,这样 月刊就等于周刊了。以后还有子刊和分类,这样容量 就更大了。 

这意味着在校生也有很大机会在《世界科学》发 表论文,发表了某个杰出学生的论文,就等于把未来 牛顿引上了科学之路,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即使 发表在 C 类,也是世界水平的,比校刊水平更高。 不排除 C 类中有诺贝尔奖,有些顶尖水平的文章, 编辑一时看不出价值。 

另设《世界科学》(Z 类),是自费发表,自由论 坛的意思,自信有料,一定要发,不想等待,就自费 发表在这类,估计有很多金子在里面。我们更看重这 类文章,因为作者是为科学而来,为科学献身。几乎 每个国内学者都曾自费发表论著,甚至绝大多数是自 费的,包括专著与论文,自费论著往往更有料。Z 类 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平台,但必须是学术论文, 必须有科学新意,不然花多少钱都不行,《世界科学》 的品牌重于一切。 

当然,有新意的综述类、评论类、科普类、教育 类、介绍类等也可以发表在 Z 类、A 类、B 类、C 类 和主刊。以学术论文为主,其他文章为辅,主要是增 加一些趣味性、可读性和活跃性。 

来稿视同默认刊载于除 Z 类以外的各类,若非 要上哪类必须注明,但来自院士、教授、研究员、总 工程师、总设计师、主任医师等有副高以上职称或职 位的作者的论文,只刊载于主刊,包括综合主刊、子 刊主刊,作者有要求的也可刊载于 Z 类。因此,只 要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一定能与公众见面。各类期刊没 单独标价之前,都是以赠阅的方式发送给订户,订一 种期刊可能会得到多种。 

论文的功能是发现未知世界和客观真理,每篇论 文都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 选用论文的标准:眼睛一亮,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符合这个标准的十有八九是真理。论文可 以来自实验、调查、观察、体验或思考,即使只是假 说也可以,但要说得在理,让人信服,许多伟大的科 学发现都是发端于假说。 

实验是重要科学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许多实 验上帝和别人已经为我们做了,我们只需要观察和思 考,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和霍金几乎没有做过实 验,这不影响他们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苹果落 到牛顿面前,是上帝为牛顿做的实验。几十年来,科 学方法过度依赖和沉迷于实验,因而再也没有重大科 学理论推出了。这意味着科学方法已经跑偏,受到了 极大的限制。实验来自自然,未必就是自然,含有人 为干预因素,总结归纳出来的结论未必是自然规律。 

所谓科学研究,是对事物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 再陈述理由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同一个事物,可 以站在无数个角度看问题,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即 使面对一片净空,也可以发表无数看法,有人说是空 间,有人说是真空,有人说有空气,有人说有以太, 有人说有辐射,有人说有中微子,有人说有太阳风, 有人说有星际分子,有人说有另一个世界。爱因斯坦 说空间可以弯曲,而且与时间结合在一起。不同观点 可以争论,但你不能说人家不是搞科学研究。每一种 看法都有必要,都有价值,都有意义,哪种看法最正 确,不是哪个权威能认定的,需要交给大家来讨论, 需要交给后人来认定,所以论文的发表是必须的。许 多观点无所谓正确与否,每个人站在不同角度,看到 的事物就有所不同,就像金银盾牌之争一样。 

此外,发现新事物、新特点、新性质、新变化、 新规律;发现两种或多种事物的内在关系;透过现象, 看到本质,透过已知,推出未知;为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等等,这些都 是科学研究。总而言之,科学研究就是探索新理论和 形成新思想。 

有人觉得,你都没有实验,怎么就写论文了呢? 这是不懂科学,不懂科学方法。天文科学几乎无法做 实验,量子力学也几乎无法做实验,一个太大,一个 太小,因而量子力学还停留在假说阶段,量子纠缠, 量子叠加,这些基本观点,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证实。 万有引力是实验出来的么?物种起源是实验出来的 么?相对论是实验出来的么?量子力学是实验出来 的么?宇宙大爆炸是实验发现的么?都不是,要么是 观察出来的,要么是调查出来的,要么是推导出来的, 要么是臆想出来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些学者或学派认为,我的观点才是科学,你的 观点不是科学;我的方法是才科学,你的方法不是科 学。你都不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只是看了几本书就敢 写书?这些人可能喝过洋墨水,可能毕业于名校,可 能拥有高学历,但却不懂科学。书可以老师教,也可 以自己读,老师教需要好几年,自己读只需要几十天, 谁学得更好取决于对知识的渴望。论文选题,只要是 自己熟悉的,自己有兴趣的,自己有研究的,自己有 心得的,就可以了。比如,你与生命形影不离几十年, 能不能研究生命呢?有人说不行,你不是学生物的, 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资格。这不是笑话么?牛顿不是学 物理的,照样建立牛顿力学;达尔文不是学生物的, 照样推出《物种起源》,毛泽东不是军校毕业的,照 样率领队伍打天下。 

在科学研究中,任何一种观点都是观点,任何一 种方法都是方法,不妨百花齐放,百花争鸣,这叫科 学的春天。行业、公司、产品和品牌;大学、院系、 教授和学生;著作、期刊、文章和作者,存在价值都 在于独一无二,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如果模仿抄袭, 相似度高,多处雷同,那就没有太大价值了。本刊及 文章,希望能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科学的发展需要学术争论,发现过去的、现在的、 书本的、杂志的科学理论有错误,可以进行学术争论, 没有条条框框,没有永恒真理,地心说是 1400 年后 被推翻的,有些理论一万年后被推翻也有可能。即使 被推翻了的理论,也有可能是真理。运动是相对的, 就看你站在哪个立场,站在地球的立场看问题,地心 说就是正确的。学术争论只能针对学术观点,不能攻 击作者本人。 

一篇好论文会受到知识分子的广泛欢迎,科学 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人员、大学教 授、中学老师、大学毕业生、大学在校生、高中毕业 生、高中在校生都能看懂,并爱不释手。牛顿的万有 引力,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属于这类科学。那些故作 高深,故弄玄虚,莫名其妙,云里雾中,无人能懂的 理论,只能算是假说,也可在《世界科学》发表,提 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 发表后就应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认同度低的理论,大 多不是真理。 

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可以研究科学。《世界科学》 主要关注论文价值,不过多关注论文背后的职务、职 称、学历、学位、学校、单位、来头、关系,花钱打 通关节发表论文,这是我们的大忌。如果你热爱科学, 就大胆研究,大胆写稿,大胆投稿。牛顿读大学时只 学了两年粗浅科技知识,远不如现在的高中毕业生。 只要你是高中以上学历,你就比出道前的牛顿懂得更 多,牛顿能成为牛顿,你更能成为牛顿。牛顿的伟大 在于思考问题。在校大学生在这里发表科学论文,我 们会感到非常高兴。科学就在每个人的身边,贴近工 作,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企业,没有弄不懂的 问题,没有学不会的科学。 

科研人员写一篇论文呕心沥血,夜以继日,付出 的时间精力难以想象,想发表还要漫长等待,最终可 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研究人员都希望一稿多 投,东方不亮西方亮,也没有法律规定不准一稿多投。 投稿与用稿就像做买卖,既然可以一鱼多卖,就可以 一稿多投,谁下手快就是谁的。鉴于此,本刊欢迎一 稿多投,并尊重每一个研究人员的劳动,认真对待每 一篇稿件,能采用的尽量采用和尽快采用。投稿给《世 界科学》,可能一两个月就见刊;投给其他期刊,可 能要排队等一两年,等待期间别人可能抢先发表了。 

国内外绝大多数科技期刊是没有稿酬的,还要向 作者收取版面费,我们不想向他们学习。我们的理想是:办一本学者梦寐以求的杂志,作者凭论文就能养 活自己,一年发表几篇论文,收入就等于或高于普通 白领,不用每天去上班了;发表论文较多的,就比中 小企业老板收入更高。有些公司看起来很大,没有什 么钱赚的,上市公司也有很多是亏本的,不少公司全 体将士奋斗一年,每股盈利只有一分钱。阿里巴巴成 立几个月即拿到 2500 万美元投资,相当于现在的两 亿美元,他们为了实现公司盈利一元的目标,全体职 员艰苦奋斗三年终于成功,这意味着可以活下去了。 

如果你是有地位的学者,就知道合理稿酬对贫穷 的年青学者有多重要了,也知道这对发展中国的基础 科学有多重要了。许多贫困大学生吃饭都成问题,兼 职会耽误学业,也挣不了几个钱。如果写论文也能挣 到学费和伙食费,那就是学习和打工两全其美了。因 此,如果你有闲钱,就订阅一份,就当是科技扶贫了; 如果你有权拍板,就为单位订阅一份,把钱花在科技 上永远不会错,还会受到上级表扬和鼓励,这也是企 业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世界科学》刚刚起步,还没有任何收入, 暂时支付不起稿酬,但会一一记录在案,若《世界科 学》有收入,扣除硬性开支后,一半用于支付稿酬, 一半用于支付薪酬,达到我们心目中的稿酬标准为 止,稿酬标准还会不断浮升。只要本刊有一碗饭吃, 就会匀半碗给作者,但我们不能保证能找到一碗饭。 有出征未必有凯旋,有耕耘未必有收获,但该做的事 还是要做,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们心目中的稿酬标准暂不公布,相信能让作者 感到惊喜。学术论文获得高报酬,这是作者的梦想, 也是本刊的梦想。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踊跃订阅, 才有可能实现理想。希望办成全球学者自己的期刊, 自己投稿,自己订阅,自己阅读。本刊向英国《卫报》 学习,设读者打赏,可以打赏本刊,也可以打赏作者。 人多力量大,一块两块都可以,甚至能决定一个刊物 的生死。当然,我们也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赞助 科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国家强大起来,目前国内科 学市场还未发育起来。 

以上陈述不意味着经济欠账,也不承担法律责 任。投稿前要想清楚:目前没稿酬,将来未必有。在 获得足够收入并能支付各项开支之前,《世界科学》 都是免费和倒贴服务人类的,也希望作者能与本刊同 甘共苦。科学家最有奉献精神,想当科学家必须先作 奉献。 

什么是科学家?你研究科学就是科学家。你研究 什么,你就成为什么,而不是你成为什么,才能研究 什么。在我们眼里,科学家是广义词,泛指搞科学研 究和撰写科学论著的学者。就像歌唱家也可以是老农 民一样。爱因斯坦研究科学并取得重要成就时,只是 专利局的临时职员,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临时工,大学 成绩也不是太好,找工作还到处碰壁。 

培养科学家的平台,不是大学院校,不是科研院 所,不是科技公司,而是科学期刊。发现一本科学期 刊,就把青年学者吸引了;尝试写一篇论文,并得到 发表,就把他引上路了,一旦上瘾,鬼迷心窍,走火 入魔,不可收拾,就成为科学家了,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就有可能成为科学大师。 

《世界科学》是制造伟大科学家的工厂。如果你 想培养儿女,就为儿女订阅一份,他们会受到熏陶, 科技傍身,鹤立鸡群,比什么文凭都管用。赠一本给 儿女,让他们在一个月内仿照写出一篇论文,论文完 成后他们就是科学家了。若论文能发表并挣到钱,他 们会上瘾的。 

当今是什么时代?科技时代,你的儿女成为科技 专家,才能在社会立足,无论是当老板,还是当职员。 任正非、马化腾、李彦宏、雷军、马云、郭台铭、李 东生、董明珠、丁磊、史玉柱、柳传志、王传福、李 书福、李河君等都是科技大佬。剩余大佬基本是搞房 地产的,现在搞房地产不太行了,毕竟没有多少科技 含量,所以恒大老板许家印也去当科技大佬了,现在 他的重点是造电动汽车;“野蛮人”姚振华也是房地产 出身,现在的重点也是造电动汽车,现在无人叫他“野 蛮人”了,已经变身为科技大佬了。什么叫转型升级? 让产品有更高的科技含量,让职员有更高的科技含 量,让车间有更高的科技含量,让企业有更高的科技 含量。无论你做什么产品,都需要科技含量。 

创刊号采用了主编的几篇近作,是为抛砖引玉, 收到来稿后就用大家的文章。创刊号代表本刊的学术水平,可以同 Nature, Science 和 Cell 比较一下,看看 是否属同一档次。本刊最大优势,由世界一流学者主 理,这是其他一流期刊做不到的,没有一流学者愿意 编杂志,这为办好本刊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本刊的 最大卖点。 

如果一个学者,一个院所,一个大学的研究成果 不错,可以一期采用多篇,甚至整期都是一个单位的 文章。好的文章多多益善,只要文章有科学价值,不 必理会来自一个作者或一个单位。 

剽窃是最恶劣的行为,若发现有人剽窃别人的科 研成果,本刊核实后,指名道姓公布在下期《世界科 学》期刊上,并通过法律途径追回稿酬,还通报剽窃 者所在单位,请他们严加管教。请所有读者随时监督 和举报。文责自负,能发表的才拿来发表,本刊只是 一个科学交流平台,不可能审出所有问题,就像网上 商城不能审出所有假货一样。 

读者耐心有限,时间宝贵,越长的文章越没人看, 你领着读者进入大山深处绕几圈,别人就迷失方向 了,就不知道你是谁了。请作者控制好字数,长话短 说,只说要点,不要啰嗦,每篇论文两三千字,三四 千字,五六千字,确实有分量的字数可放宽。沃森和 克里克那篇 DNA 双螺旋结构的论文,不足一千个词, 却成为科学名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文章价值不 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无新思想和新发现。 

无论文章多长,读者都能归纳成一句话或几句 话。达尔文五十多万字的《物种起源》,被别人归纳 为“进化论”三个字,比书名还少一个字。读初中时我 听到“进化论”三个字,就明白达尔文的思想了,原著 是三十多年后才看的。正因为如此,达尔文能成为伟 大的科学家。同样道理,你用几句话或一页纸,就能 把牛顿近五十万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归纳出 来。牛顿是古人,生活在明末清初年间,我们觉得他 很近,因为他的思想还在我们身边,对人类有奉献的 科学家永远不死。 

《世界科学》注定能成为世界一流期刊乃至顶尖 期刊,发行量和影响因子很快就有,想发表论文的要 趁早,以后会越来越难,有了沉甸甸的研究成果,可 为将来的就业、跳槽和晋升增加砝码,这里是展示自 己渊博知识、高超智慧和科技素养的舞台,一篇论文 或几篇论文就能决定你的人生。 

可以确信,国内外一流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都 会订阅《世界科学》,在这里发表学术论文,就意味 着为自己打开了一扇事业大门,会有人看中和欣赏你 的,他们可能会主动找你,你也可以抱着论文主动找 他们。我的一切几乎都是论文带来的,有的好事是自 己来的,有的好事是拿着论文当敲门砖找来的,几乎 都能心想事成。放弃的机会则更多,如放弃大军区政 委的提拔重用,放弃从正连到副团的越级提拔,放弃 调动和提拔到一线城市政府办公厅,放弃提拔到某地 级市当副区长等等,是不是论文比文凭好用很多?从 边境小山村调入桂林,再从桂林调进广州,上级领导 看中的也是我的论文。献上几篇发表的论文,就不用 自我介绍了,无人问我什么文凭,哪里毕业,水平体 现在文章里了。 

当今时代,论文比文凭更有分量。大中型科技公 司订阅一份,只是等于多请一个工人。一个公司集中 了全体员工的智慧,一本期刊集中了整个人类的智 慧。他们愿意花几万年薪聘请一个普通工人,更愿意 花几万块钱订一份顶尖科技期刊,因为科技决定企业 的生死和未来。为什么企业一批批倒闭?没有科技创 新。 

世界的未来是属于科学技术的,只要你科技傍 身,任正非也要请你当副总裁,尽管你只有二十多岁, 想想华为是不是有这样的人?那个人叫李一男,26 岁当上华为常务副总裁,被任正非视为儿子和接班 人。后来自己跳出来开公司,若不是华为重兵围追堵 截,现在可能是个人物了。他离开华为后,还当过百 度 CEO。在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是凭本 事吃饭的,你的科技含量就是重要资本。为什么腾讯 的张小龙可以睡懒觉,不参加马化腾召集的高层会 议,年薪还高达三亿元?因为他是微信发明者,马化 腾也要处处哄着他。你若没有科技含量,可能明天或 明年就下岗,因为你是可有可无的。 

现在华为打算聘请两三百个天才少年,薪酬比谷 歌还高。怎么才算天才少年?当然不是看文凭,也不 是看成绩,我觉得科学论文是个看点,一篇论文反映出你的知识水平、科技水平、思想水平和文字能力, 不识货,货比货,两文比较,立见高低。果然,在本 文写成十多天后,看到华为招聘了首批八个天才少 年,入职时年薪就高达 89.6-201 万,他们都是博士 毕业生。中国博士多如牛毛,为什么看中他们?论文 了得,比如年薪最高的两位,论文都很有科技含量, 其中一位论文还获得 IEEE IROS 最高学生论文奖。 

有深度的思想都来自写作。你在《世界科学》发 表几篇论文,然后抱着论文去华为应聘,说不定能一 炮打响。2018 年华为职工平均年薪是 110 万,掌握 高科技的职员收入更高。去美国读博士,毕业后再熬 几年博士后才能做助理教授,年薪是五六万美元;再 奋斗几年当上副教授,年薪是七八万美元;再奋斗几 年当上正教授,年薪是十万美元,还不如在华为当普 通员工。 

任正非能成为任正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爱写 作,出版和发表的论著几百万字,现在还笔耕不止, 正因为这样才能产生伟大思想,他很大程度是靠文章 来领导企业的;毛泽东能成为毛泽东,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爱写作,在老一代革命家中最能写的就是他,在 写作中形成了无数光辉思想,人称毛泽东思想,所以 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指导中国革命和战争取 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毛泽东不是聪明才写作,而是 写作才聪明。 

从本世纪开始,中国进入科技世纪,科研要企业 化,企业要科研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吸收营养, 强壮自己,不然蹦跶不了几年。华为为什么能成为技 术先锋?他们养了 1620 个在编科学家和众多非编科 学家,还养了 6000 多个技术研发人员,并从全球搜 集最新科学成果。他们发现捷克某教授发表的一篇论 文后,眼睛一亮,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于是组织庞 大科技团队解剖分析这篇论文,然后按论文指引的方 向组织攻关,终于获得领先世界的 5G 通信技术,让 美国政府都觉得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财富来自哪 里?来自产品;产品来自哪里?来自技术;技术来自 哪里?来自科学;科学来自哪里?来自学习和创造。 关起门来做企业,兔子尾巴长不了。 

企业要鼓励研发人员多看科技期刊,这样可以捕 捉到科技动态,有利于公司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 进,还能在阅读中产生灵感,一个灵感就能带来一个 新产品或新项目。研究人员多写论文,也是提高科技 水平的重要途径,完成一篇有分量的论文要阅读很多 资料,就等于读了一次本科,这样他们的科技水平和 知识水平,比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时高得多。更重 要的是,搞过学术研究的人,满脑子都是创新思想。 

技术拔尖的医生,都是喜欢钻研、论著众多的医 生,你不研究怎么提高医疗技术呢?只会照着书本开 药,那是平庸医生,会误人性命的。学习是一辈子的 事,不要看他毕业于哪里,要看他是不是一生自学, 一生思考,一生钻研,还要看他有多少科技成果。企 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流人才,才 能拥有一流产品和一流公司。 

《世界科学》向企业提供的是尖端科学技术。党 政机关和各级官员也得学习科学技术,不然没法领导 科技化的中国。比如,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整个城市 都在科技化,逐步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市、区、 街道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必须成为科技内行才行, 光有文凭和学位,不意味着就懂多少科技。大学教材 是几十年前的科技知识,科技期刊是当今时代的科技 前沿。 

有人说,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只 是打深圳的一个街道,因为华为、中兴和大疆都在深 圳某街道的地盘,这说明这个街道的领导懂科技,在 引进、管理、支持、服务和发展科技事业方面,做了 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比别的街、区、市做得更好, 那一带原来是荒郊野地,现在有很多科技公司了,值 得好好总结经验。 

本刊适合党政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教授、中学 老师、医务人员、工程人员、技术人员、公司高管、 公司白领阅读,有空翻翻,随意浏览,粗读精读,日 积月累,科技素质就与众不同了,腹有诗书气自华, 神态言行,自然流露。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迎合 时代需要。大脑没有科技观念,肚里没有科技知识, 嘴里没有科技词汇,这样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无论 是党政干部,还是企业干部。什么时代需要什么人, 科技时代需要科技干部。本刊有中文版、英文版和网上版,内容相同,价 格一致,订纸质版的送网上版,订网上版的送纸质版。 本刊定价,相当于 Nature 主刊,略低于 Nature 子刊, 总体上属于同一水平。凡是产品都是按质论价的,学 术产品也不例外,一篇真正有价值的论文,价值连城, 难以估量,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


主编:吴 志   

2019 年 7 月 3


《世界科学》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19.8.21-25)

 

   




2019.01期(该期免费阅读)


2019.01期(该期免费阅读)


打赏本刊或作者